
关于 “免成居”
2014 年起,我开始在 blog 上输出一些文字,不知不觉已五年有余。去年以来,因为杂事渐多,我自己也在向新的领域转换,此间疏于文字,实非我愿。我会试着改变这个情况,调整内容和定位,分享不同领域的思考,拓展思维的边界。
偶尔会有朋友提起 blog 访问速度比较慢,问我是什么原因,这是服务器在海外的缘故。虽然一直想改善,但终于还是因为懒得折腾,索性开了一个公众号—— "免成居"。那里会与这个 blog 保持同步,用来改善从微信内访问的速度。
“免成居” (Brimless Space) 这个名字,得来很偶然。上个月去了趟武当,在武当山琼台偶遇陈留军老师,......

比特币的量子抵抗
比特币的量子抵抗
前两天刷屏的 Google 量子计算,已被证明是新闻效应远大于实质的 breakthrough。目前所能知道的信息是,实际上并未很好地解决量子退相干(Quantum Decoherence),我们离可运行传统计算的量子计算机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但思考下比特币的量子抵抗能力,仍是有意义的。
看了下量子计算抵抗 (quantum-resistant, QR),得出了以下几点 (待补充)
从公钥弄出私钥是可能最先被破解的,但是到主公钥 (xpub) 本身信息量不足,目前可能性相对较低,到 seed 可能性也较低。
一旦有了主公钥,再配合任意一个单个破解的......

区块链与游戏结合的再思考
区块链与游戏结合的再思考
2015年2月份,我在知乎上回答了一个问题:如果使用电子加密貨幣來充當遊戲貨幣體系的一環,會對遊戲有什麽影響? 限于我本人当时的认识,那篇文章只是浅尝辄止了一下各种可能性。在文章的“花式脑洞展览会”一节,我设想了几种理想化场景,如更丰富和方便的玩家自治机制,玩家自主发行游戏内货币,甚至于完全的链上去中心化游戏的开发和运营,等等。这些设想和目标,以当时眼光看颇有调侃之意,然而相比4年前,现如今已经有了更好的基础设施,一些脑洞也逐渐地变得可能。
这一年中,我在区块链游戏上做了一些尝试和实践,也见证了链游在这一年间的激荡和起落。与4年前相比,区块链和游戏的结合这块......

链上运算:从 ETH 到 BSV
链上运算:从 ETH 到 BSV
简短说明
这是一篇较浅显的关于链上运算模型的文章,直接来源见:Blockchain Computing on Ethereum and Bitcoin SV
本文并非原文直译,未免误导之嫌,请读原文为宜
本文 (出于个人需要) 若干处做了个人化的内容补充 (通常会标注 「GL-Note」)
本文提纲
链上运算模型 (ETH)
链上运算模型 (BSV)
新模型的关键点是什么?
ETH 与 BSV 的模型对比
(使用新模型) 构建去中心化超算
个人化的一些零碎的思考
1. 以太坊的链上运算模型
众所周知,以太坊设计目标是......
邱少比特币文章观点摘录
邱少文章观点摘录
读了邱少博客上的若干篇分析比特币的文章,摘取其部分有价值的观点记录于此。
比特币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比特币的目标从来都不是去中心化,而是稳定,健壮,无法被杀死。去中心化是实现后者的手段。
为何选择 PoW 实现?
因为只有 PoW 才能让真正掌握权力的人付出足够大的代价和沉没成本,才会竭尽全力去维护而非危害比特币系统。
PoW 的机制不是用来避免中心化的,否则中本聪也用不着提 51% 攻击了。
比特币到底是因为有人用它来作为交易媒介而值钱,还是因为能够储值才值钱?
使用价值 –> 交易 –> 定价 –> 多次交易以确认和发现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