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 《中国文化概论》单元作业两则

Views

culture


第五周 政治文化单元作业 - 宗法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谈一谈古代的宗法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话题很大,由于没有系统地思考过这个问题,我只是浮光掠影地谈一下我的浅见。

宗法制度是一套完整的伦理体系,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与自上而下的政治体系(庞大的官僚系统)一同维持着整个封建社会的运转。应该说,正如梁启超所言,虽然形式已不复存在,但精神仍是根深蒂固的。这种影响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在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

首先,宗法的基础——血缘关系——赋予了社会当中每一个人的天然的__归属感和依托感__。跟西方社会普遍强调的独立家庭有所不同的是,在中国,每一个人自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成为了一个超越“家庭”这个概念的大家族的一份子。在典型的中国家庭中,我们从小就会学着熟悉有着繁多而琐细的亲戚称呼和枝繁叶茂的堂兄弟姐妹。从而使得个人看待社会的角度,很少以一个独立个体和人格的角度,而几乎总是站在峰峦叠嶂的家族关系之内。比如每一年的春运,还有所谓的“富贵不返乡,如锦衣夜行”,就是这种归属感和家族视角的集中体现。反过来,如柴静制作《穹顶之下》就是一个很少见的行为,是我们的社会欠缺的“个人”-“社会”的直接观察,联系和反馈。

其次,对于个体而言,这种家族关系很容易造成一种泛化的__舆论压力__,压抑个性的追求,从古到今皆是如此。从庞勒的《乌合之众》中,我们可以知道,群体的行为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等特点,这些特点在个人和家族的冲突当中很容易被放大,因为大部分群体是临时性的(如集会),对个体影响有限,而家族群体则不然,大部分情况下是贯穿一个人生命始终的,所以造成的压力如果无法消解,就会很自然地被持续发酵和放大。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社会中,大多数人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明白,如何去妥善地应对那些看起来是善意的(但是却是明显不切实际的或有悖个人意志的)期望。

最后,宗法制度为大大小小的家族,上至帝王贵胄,下至平民百姓树立起__天然的权威__,也就是家长。这种对天然权威(也即是家长意志)的强调,使得温顺与服从成为理想家庭关系的基调,家长意志从来都是个人成长的一条暗线。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听话的”孩子,普遍在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的思维能力方面有所不足。他们往往有着良好的教养和执行能力,却缺乏突破常规和挑战未知的勇气。进一步讲,出于对权威的敬畏,这样的人在社会关系中很难做到真正的不卑不亢,他们习惯于在给定的环境中表现出习惯性的“俯视”和“仰视”,却缺乏人际交往中一种根本性的“平视”。在我待过的民企和外企的对比中,这种社会环境所造成的文化氛围的差别,尤为明显。

总得来说,宗法制度有着温情的一面,它把每个家庭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家庭到社会之间构筑起强有力的纽带;但与西方较为独立的家庭结构并通过自然感情去后发地建立社会纽带相比,又在个体上捆绑了较多的权威意志和群体意志,对个性的培养多有冲击,有时甚至是压抑。在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中,我们可以以现代的开放精神,对传统的伦理规范做出新的诠释,这其实也可以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一般态度。

  • 2015-04-06 答第五周 政治文化单元作业

第二周 哲学文化(上)单元作业 - 儒学文化的价值与局限

从尊奉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的极高礼赞,到高呼“打倒孔家店”乃至蔑称“孔老二”时的全盘否定,再到如今方兴未艾的“国学热”以及饱受争议的“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轴心和主要代表,在近现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在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如何评价儒学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与局限,请谈谈你的看法。

正如题目中所言,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轴心。我个人的体会是,虽然屡经各种冲击,儒学不仅没有中断,反而绵延至今,正如老师所言,不少道德准则,在两千年后仍然适用,在社会变迁中并未失去指导性的色彩。这里面反映出的,是一个具有绵延不断的__延续性__,海纳百川的__包容性__和与时俱进的__拓展性__的文化基因。我认为,这种延续性、包容性和拓展性,是儒学在不同的领域能展现出多样化的价值的原因,也是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保证。

我眼中的儒学文化,是中国文化脉络的内核与根基,也就是说,如果说枝繁叶茂的中国文明有着庞然之“形”,那么儒学就是凝然之“神”和傲然之“骨”。某种意义上,老师所讲述的儒学三期,正如我们中华文明所走过的轨迹,虽然饱经沧桑,却从未迷失和断绝。其实可以这样反推,假如没有儒家作为文化内核,中华文明还能否有这样的发展轨迹呢?道家,法家,甚至是墨家,以这些哲学为根基的文化,会发展出什么形态的文明呢?是否能展现出类似的延续性,包容性和拓展性呢?这是很难说的。

如果说评价儒学文化的价值与局限,以我现在的能力,对这个命题恐怕还很难做出有价值的评价与回答。所以这里我只是浅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浅薄粗疏之处,请老师指教。

首先,我认为不用担心所谓现代的 “礼崩乐坏”,“文化冲击”,几千年的社会变迁尚且不能使其断绝,站在更广阔视角上的交流和融合,更不会让它堙没在历史之中了。况且,站在非中国传统文化(也即西方文明)的视角上,通过文明之间的对比和验证,涌现出来的许多对我们的认识,分析与研究,更是能避免中国文化的传承者们“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境,不少时候,甚至能给我们更加清晰准确的思考。前段时间我对汤因比的著作产生了一些兴趣,也是源于这种想法。

其次,由儒家文化给我们的文明带来的这种“东方式”的文明特征,我们需要有深刻的认识。这种认识,不应被一时一地的社会制度所左右。无论是施政者还是普通人,都应有充分的理解,才能做出顺应我们文化特征的,不仅有现实意义,同样有历史意义的决策和实践。如果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缺乏深入透彻的理解,那么对中国社会的普遍性的思考模式和行为模式就可能会产生判断偏差,那么不管是“治国”(提出施政方案并躬亲执行),还是“修身齐家”(在中国社会中处理家庭和社会关系),都有与现实脱节的风险。

最后,站在更广阔的视角,如果希望我们的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能长盛不衰,历久弥新,那么就需要与其他的文化不断地参照印证,进一步地吸收和拓展。正如老师讲到的宋明理学对道家和佛教的吸纳那样,不断地去与其他的文化互动,融合,才能激活传统文化内含的巨大现实意义。我甚至认为,宋明之时程朱理学对道和佛的吸纳,仍然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是被边缘化时的一种应对和反击;对于现今多元化的文化融合而言,更应主动地自我更新,注意吸收西方文明(尤其是自然科学)在近代的一些方法论与认识论,正如王阳明在理学的基础上发展出心学的轨迹那样,让传统文化在中华文明重新成为主流文明之际,萌发出更为积极的新枝新叶。对新时代的儒家传承者而言,这也算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兼济天下”的一种理想和责任感罢。

命题很大,自不量力所答。言之泛泛,有欠细致,尚请见谅。

  • 2015-03-22 答第二周 哲学文化(上)单元作业

(全文完)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Built with Hu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