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d image of post 2016.11 秒打时间戳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十分钟就能学会并可以终生受用的技能?)

2016.11 秒打时间戳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十分钟就能学会并可以终生受用的技能?)

Views

题图引自 timestamp.io


上周在知乎上答了一题:


说一个微不足道只要 1 分钟就能 get 的小玩意,但是没想到真正改变了我的工作习惯,每天都要用到数十次。

我有一个开机启动的 AutoHotkey 脚本,里面设置了一些常用的环境配置,这样每到新的机器上直接把这个文件拖过来双击一下就是自己熟悉的环境了。

这个脚本里其他的就不说了,下面三个快捷输入的使用频率最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d::
    FormatTime, DateString, , [yyyy-MM-dd] 
    SendInput %DateString%
    return

    ::[t::
    FormatTime, TimeString, , [yyyy-MM-dd HH:mm] 
    SendInput %TimeString%
    return

    ::[s::
    FormatTime, TimeString, , [HH:mm] 
    SendInput %TimeString%
    return

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 当输入 [d 时回车,能够自动展开成当天的日期 [2016-10-28]
  • [t[s 分别展开成 [2016-10-28 09:06] 和 [09:06]
  • d, t, s 分别是 data/time/short 的首字母,当然也可以是别的字母

好了,到这里就具备随时随地对你经手的任意材料任意信息秒打时间戳的能力了。虽然刚开始这么做的时候一点也没意识到,但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能力实在地改变了我对时间的感知,作用堪比第一次戴上手表——“拥有了随时随地查看确切时间的能力”。

很难一下说明白这种能力有啥帮助——毕竟很多同学会说,很多工具都会自动帮你记录时间的呀,比如你每一个另存的文件,每条新增的 Evernote ,每条在 GitHub 上提交的记录,都有系统自动记录的创建时间。不过这些信息要么不那么可靠,要么存在于不容易取到的地方,喜欢使用 Markdown 的话就难免会更偏爱这种手刷的纯文本时间戳一些。

举个例子吧,下面是我的一条日常的工作 journal:

  • [2016-10-22] {opt} {gl} xx 工具的进一步利用
    • [2016-10-24] 确认了 xx 在新版本上可以正常工作
    • [2016-10-25] a+ 设计了 xx 的改进方案 (详见 yy)
    • [2016-10-26] a+ 调查 zz 情况,提出方案,待下周实施
    • [2016-10-26] a+ 调查 kk,确认一个是 mm,一个是 nn,下周改进
    • [2016-10-27] 确认了 oo 需要 pp 空间(需要至少 qq 供此功能正常工作)

[注]

  • 发现知乎的代码高亮居然可以选到 AutoHotkey,好评~
  • journal 里的大括号是为了避免跟 Markdown 的常用中小括号冲突 []/()
  • journal 里的 bold a+ 是指有后继追加任务

(全文完)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Built with Hu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