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 和孩子一起长大

Views

此文写于大约两年前 (2014-07-13),整理旧文档时发现的。


和孩子一起长大

不知不觉,儿子已经三岁半了。随着他的日渐成长,我越来越觉得有必要,把成长过程中一些经验,教训和弯路记录下来,也算是一份小小的成长记录吧。

跟我小时候“略微内向腼腆,对外界以顺应为主”不同,想想是一个倔强,顽皮, 颇有主见的孩子。记得半年前还在上海的时候,有一次带他去那种充气的儿童乐园玩,里面是各种充气的小房子和滑梯。想想和比他高一个头的孩子们一起爬充气滑梯,那些孩子三两下就爬上去了,他折腾了半天还在原地。我在旁边看了一会儿,想伸手帮帮他,结果他果断地把我的手推开,一脸“我就不信这个邪”的表情,在那儿满头大汗地扑腾,各种姿势各种摔倒,十五分钟后,终于全身湿透地站在了滑梯顶上。我瞬间眼泪就出来了。

有时,这种倔强会显得很任性。作为家长,什么时候应该鼓励,什么时候应该劝阻,甚至制止,中间的界限很微妙,大部分时候都很难找到一个简单的原则去处理。不过我发现,只要能始终做到平等沟通和耐心引导,很多时候就能妥善化解,如果做不到这两点,往往就会以一场哭闹收尾。以前在小足迹上托班的时候,每天放学一定要到地下车库去看车,坐电梯一定要自己按楼层按钮,坐车一定要自己关车门,都是这样。很多生活琐事的处理看似影响不大,其实知易行难,细究起来,真实生活从来都由不得照搬书上的最佳实践。


作为父母,我们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待得太久,经常会在不经意间忘了,孩子眼中的世界,跟我们看到的大不一样。有的时候,认真地同他讲话,他未必会静静聆听;而不经意的言辞和举动,也许孩子会按自己的逻辑做出完全预想不到的解释。所以要想与孩子真正平等地相互理解和沟通,就得放下教条和成见,以伙伴的方式跟他讲话。

有一点我们做的还不够,就是给孩子足够的社交经验。现在想想对“什么是自己的 / 什么是别人的 /什么信息需要积极响应”这些都还没什么程度上的把握,用书上的话讲就是“注意力的分散度偏弱 / 反应阀值较高”。表现在实际生活里,就是“经常使用命令的口吻而不是征询的语气 / 有时会很专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周遭的变化和他人的互动不够敏感”这些是我们需要注意着重改善的地方。

带一个孩子长大的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是,有机会观察一个人的人格是如何在幼小的时候一点一滴形成的。想想现在已经有了一点自己的偏好和品味了,有一次妈妈给他理发,剃了一个接近光头的短发,结果他盯着镜子里的自己,半响冒出来一句“我不喜欢这个头发,我不要是光头”安抚了半天才接受了自己的新造型。穿衣服也开始挑了,有一次给他拿的裤子他不要穿,就在原地一边跳一边嚷嚷“我不要黑色的,我不喜欢黑色的,我要穿橙色的,就是那个 orange ”。


也许是我小时候接触的国学启蒙太少,现在可以有机会跟自己的孩子一起重新启蒙一下,觉得很开心。有段时间每天回来都跟想想一起读三字经,两个人都很投入。有一次问他“幼不学老何为”什么意思,他答“小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就会变老了”乍一听不通,再想了想又觉得比“老了可怎么办”深刻得多。

如果说几年来,初为人父的我积累了什么心得的话,我想其实就是弄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一个家庭里,父母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在跟孩子的对话中,我逐渐明白过来,所谓“教育”,并非一成不变的单向输送,而是父母和子女之间,一个互相理解,相互影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不仅孩子在成长,父母也在成长。来自长辈和书本的经验再多,也不能替代真实的互动和感受。


有一次带想想在新加坡的樟宜机场,妈妈在购物,我们俩在行人休息处玩,我看他有点无聊,就说 “妈妈还要逛一会儿,咱俩来玩转圈吧~~”

想想用夸张的语调说 “转圈?~大~本~爷~没~时~间~陪你转圈!!!” ~~~

当时我就愣住了~

image

过了一会儿才想明白,肯定是跟光头强学的——“本大爷”被他记反了……

PS. 这个梗现在已经被我们玩坏了,现在我想寻他开心就会说:“大本爷晚上想吃点儿啥?”

(全文完)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Built with Hugo